《大明王朝》中的进与退
[ 2007-02-08 20:45:19 | 作者: admin ]
p.s.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
http://blog.sina.com.cn/u/4362dbd2010007fl
《大长今》可以让你追看,不过看完以后又觉得奇怪,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为什么当时那么喜欢呢?看《大明王朝》,却使人在看完之后不仅想读历史书,还想到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最终看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当下,并且,总觉得余味犹存,还需要再看一次.有深度和没深度的电视剧的差别大概就在这里,虽然,它们都是好的电视剧.
一部电视剧不是一首诗,甚至不是一本长篇小说,作为现代综合艺术门类,电视剧要求的是各种力量的平衡以及这种平衡所形成的合力.在<大明王朝>中,从剧本,导演,摄影,演员,服装等方面,确实达到了相当的平衡,并且在一种强有力同时又有节制和分寸的叙事节奏中,最终形成了个人无法达到的合力.
从第18集开始,改稻为桑的斗争已经白热化,沈一石已经死了,海瑞刚烈的个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表现,嘉靖皇帝身为皇帝而家天下,谋私利的无耻形象已经基本确立,整个故事情节发展非常紧凑,即便没有大场面,但是由于各个演员的拿捏到位,使一个并不阔大的宫廷之中,阴风飒飒,几千年后犹能感觉那种伴君如伴虎的忐忑和无奈.随着剧情的发展,海瑞从心如死灰到重新掌衙,一直到在京城坚决的对社会弊端之"本"进行死谏,<大明王朝>导演所说的以退为进的深沉意味渐渐浮出水面.
第一:退
这个退,在电视剧层面,即为还原历史情景,尽量忠实于历史人物.海瑞作为明朝理学以及时代道德规范的榜样,他的思想里能不能出现晚明李贽那样离经叛道的思想显然,作为一个有强烈的道德感的人,他之所以能如此坚决的执行众人都认为不可能的做法,其背后必然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这个精神支撑在海瑞这里,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君父.
从君父的观念出发,海瑞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四种理解.第一种,即朝野许多人攻击他的所谓罪君父,邀直名.第二层,为当时皇帝及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官员看到的,即为了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第三种,在黎民百姓天下苍生谋利益的背后是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第四层,在江山社稷之后,海瑞的批龙鳞其实是失牯之子民为了君父在千秋万代之后不落骂名,也即真正的为了嘉靖皇帝.
对于第一种看法,海瑞明确表示不屑置辩.第二种和第三种看法,虽然接近海瑞的用意,但是海瑞认为这是"看不懂"他的奏折的人的看法. 而海瑞之所以一再声称大家都看不懂他的奏折,其意就是深恐皇帝看不到其第四层意思.在海瑞这个对当时的道德规范绝对内化的道德标签化的人物,要他单纯的为了孟子所提出的君轻民贵思想来犯上,罪君,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考虑到海瑞这个人物的教条化人格特征,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这种犯上和罪君必然和当时另外一种更为主流的价值观之间的直接冲突,也就是君父.
君父这一观念在电视剧中作为核心词汇出现在不同的人物嘴中,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意味.所谓天下无不是的君父,在阁老海瑞等人面对嘉靖皇帝的质问时,君父一方面承认了皇权的绝对化,另一方面也承认了海瑞等批龙鳞背后的事实的真实性.在皇权和现实面前,夹在其中的官僚阶层正如最后徐阶对嘉靖说的儿媳的比喻,是无可奈何之摇摆两端,而听者也因为其自身位置和心绪的不同可以选择性的倾听其中包含的暧昧意味.
海瑞早期的刚烈表现,其主要的支撑是孟子的民为贵,当他看到现实的不可改变和宫廷的无耻之后,他的做法就是辞职罢官准备优游终老,以保存自己的清白. 但是,正如一部有关性别的电影中所说,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因为我们都生在政治当中,所以,政治的事情不是你能逃避的事情.当海瑞在暂时停止自己的官场生涯等待辞职的批文的时候,下属的肆意妄为和被欺凌的百姓的凄惨无依,使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寻找新的道德基点.
如果说海瑞重新执掌县令的大印,准备在暗无天日的官场尽自己的力量拯救百姓,在当时急迫情势下的多少有点权益之计的话,此后海瑞进京后第一天便在六必居重新诠释"一心和多心"的问题,显然这时候的海瑞已经找到了他的道德支撑点.这个支撑点的坚定刚烈和不可阻碍,远远胜过最初的民为贵的带有朴素道德倾向的道德基点.剧情一点点抽丝剥茧,最后我们看到的这个道德基点就是海瑞在嘉靖面前依然脊梁挺直无所畏惧的原因:君父.
从君轻民贵到君父,从民主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海瑞无疑也是一种倒退,然而这不是甘草式的倒退,而是猛药式的倒退,正是在这种倒退中海瑞不仅找到了现实的合理性依据,更找到了自己抗争现实的合理性依据,在此之上,他完成了从一个单纯的抗争的有正义感的读书人向一个有现实感和策略感的政治家的转换。而通过海瑞的这一退,《大明王朝》作为一部电视剧,不仅避免了对人物的拔高处理,也避免了庸俗、简单的再现历史本身所可能带来的泥沙俱下的情景,找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并在其中隐藏着暧昧的现实的合理性策略,供不同需要的人各取所需。
第二:进
改稻为桑一事,海瑞冒死直书其中症结所在,但是一次次功败垂成,在这个过程中,海瑞清醒的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问题是,这是海瑞的独特“发现”吗?海瑞是否作为思想家出现来指出社会的弊端所在?《大明王朝》中一再出现的“甘草”一词,让我们看到,社会矛盾之根源在皇权在皇帝一身这一观点,基本已经在大臣间形成共识。而今天看来,海瑞所开出的批龙鳞的药方,有多少思想上的价值呢?海瑞之所以为海瑞并非在于其发现了社会弊端的根源所在,也不在于其给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于其发现了根源之后,并且在发现了事不可为之后,在茫然中有清醒的现实意识,仍然以一己之力,期望改变黑暗的现实,即便这改变可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改变。换句话说,海瑞的真正精神所在,不在思想,而在行动。
海瑞的行动在《大明王朝》中主要表现为其通过死谏来期望震动龙听,改变现实。从海瑞在整个事件中所发表的议论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可能对历史人物的海瑞有所超越的情况。其行动性果真只表现为对嘉靖皇帝自身的攻讦?如果真的是这样,导演和编剧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因为,一个海瑞和一个嘉靖所代表的历史属于一次性事件,没有海瑞的嘉靖和没有嘉靖的海瑞,就像他们两个都不在的时代一样,将因为没有对手而寂寞,而沉默,包括任何时代和时代中的人。
显然,《大明王朝》志不在此。因此,我们看到每到关键的时候,海瑞总是以沉默面对。由于这种沉默,或者是由于历史和历史人物本身的沉默,我们同样需要用两种态度去猜想,任何一种态度出现的同时另外一种观点也同时显现,这样,现实和历史,真实和虚构间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力量在变动不居中始终较量的过程。在海瑞的退当中,我们既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策略性的退,是为了给进寻找其现实和道德的合理性依据,也可以认为这是海瑞之直之忠的直接表现。同样,在进当中,海瑞的沉默背后,同样站着两个海瑞,一个可以是尽忠的海瑞,另外一个则有可能是民主的海瑞。从今天看来,其沉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更有现实的针对性。
而综观《大明王朝》,作为剧中人的海瑞毫无疑问并非作为个人在斗争。在王爷、阁老等人的支撑下,海瑞的行动性表现为某种合力中的一部分。在黑暗的时代,海瑞明确的把自己作为星星之火,希望通过自己的燃烧,引发后来的燎原之大火。这个燎原之大火在《大明王朝》中具体表现为,最后几集中张居正在裕王面前所提出的改革的要求。隆万之改革在现在看来并不成功,用阶级分析和社会革命的观点来看,这只是当时社会体制内一次局部改革,其根源即皇权的绝对地位并没受到任何的影响。然而,这一改革对当时的权贵等既得利益团体有相当的冲击,对某些低层群众有益,部分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旨在改变现实之确定的不合理的改革都有其合理性。
那么,我们能否据此将海瑞塑造成具有某种政治自觉性的“先知”?在《大明王朝》中,海瑞不可能预测到后来发生在王府内的事情,更不可能预料到之后的隆万改革。在海瑞上疏这一事件中,海瑞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在海瑞几次生死未卜的关节中,最有意味的是海瑞在知道自己被赦免后的表现。最初得知被赦免是因为海瑞发现午时三刻已经过了,他不禁痛哭,并向王润莲表达了愿意去死的想法。当大太监宣读了正式的赦免圣旨之后,海瑞再次表达了自己不愿求生的意思。那么,海瑞为什么会一再求死呢?
《大明王朝》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编剧刘和平对人物的出色把握。在这一求死戏中,海瑞一反常态的表现,不仅符合其固有的“狂悖”形象,更需要注意的则是大量运用的沉默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思想表达上具有深沉的意味。这沉默中,是否有家破人亡的悲哀,是否有对整个社会完全的绝望,是否希望自己的死来激励后人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和批判,甚至,那个有可能走上民主之路的海瑞也在其间呼吸呐喊。我们不能使历史的海瑞向皇权怒吼,却可以通过沉默的海瑞向现实怒吼。从这个角度出发,海瑞之进,显然并非在批龙鳞本身,其将自我作为星星之火照亮后人引起燎原之大火,实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大明王朝》由于涉及海瑞,嘉靖,涉及专制以及专制下的抗争,即便是一部相当忠实于当时的历史情景的正剧,其背后主体的声音也如此清晰而暧昧。所以,那些问导演张黎先生“《大明王朝》”是否是在借古讽今“的记者,或者是真傻,因此不晓得自己有可能会被当枪使,或者是假傻而真乖,做梦都想被当作枪使,而导演张黎先生和编剧刘和平先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采用剧中海瑞的做法:不屑回答。
而在《大明王朝》中,我们看到的海瑞,嘉靖以及背后的那个时代,也将像君父之说之可执两端一样,是明确的退,也是暧昧的进;是茫然,是不确定,也是明朗,是坚定;是挽歌,也是长歌;是叹息,也是呐喊。没错,这一部电视剧的价值,必将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中打下属于它自己的深刻烙印。向编剧刘和平、导演张黎、演员黄志忠、陈宝国等人致敬!
http://blog.sina.com.cn/u/4362dbd2010007fl
《大长今》可以让你追看,不过看完以后又觉得奇怪,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为什么当时那么喜欢呢?看《大明王朝》,却使人在看完之后不仅想读历史书,还想到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最终看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当下,并且,总觉得余味犹存,还需要再看一次.有深度和没深度的电视剧的差别大概就在这里,虽然,它们都是好的电视剧.
一部电视剧不是一首诗,甚至不是一本长篇小说,作为现代综合艺术门类,电视剧要求的是各种力量的平衡以及这种平衡所形成的合力.在<大明王朝>中,从剧本,导演,摄影,演员,服装等方面,确实达到了相当的平衡,并且在一种强有力同时又有节制和分寸的叙事节奏中,最终形成了个人无法达到的合力.
从第18集开始,改稻为桑的斗争已经白热化,沈一石已经死了,海瑞刚烈的个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表现,嘉靖皇帝身为皇帝而家天下,谋私利的无耻形象已经基本确立,整个故事情节发展非常紧凑,即便没有大场面,但是由于各个演员的拿捏到位,使一个并不阔大的宫廷之中,阴风飒飒,几千年后犹能感觉那种伴君如伴虎的忐忑和无奈.随着剧情的发展,海瑞从心如死灰到重新掌衙,一直到在京城坚决的对社会弊端之"本"进行死谏,<大明王朝>导演所说的以退为进的深沉意味渐渐浮出水面.
第一:退
这个退,在电视剧层面,即为还原历史情景,尽量忠实于历史人物.海瑞作为明朝理学以及时代道德规范的榜样,他的思想里能不能出现晚明李贽那样离经叛道的思想显然,作为一个有强烈的道德感的人,他之所以能如此坚决的执行众人都认为不可能的做法,其背后必然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这个精神支撑在海瑞这里,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君父.
从君父的观念出发,海瑞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四种理解.第一种,即朝野许多人攻击他的所谓罪君父,邀直名.第二层,为当时皇帝及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官员看到的,即为了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第三种,在黎民百姓天下苍生谋利益的背后是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第四层,在江山社稷之后,海瑞的批龙鳞其实是失牯之子民为了君父在千秋万代之后不落骂名,也即真正的为了嘉靖皇帝.
对于第一种看法,海瑞明确表示不屑置辩.第二种和第三种看法,虽然接近海瑞的用意,但是海瑞认为这是"看不懂"他的奏折的人的看法. 而海瑞之所以一再声称大家都看不懂他的奏折,其意就是深恐皇帝看不到其第四层意思.在海瑞这个对当时的道德规范绝对内化的道德标签化的人物,要他单纯的为了孟子所提出的君轻民贵思想来犯上,罪君,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考虑到海瑞这个人物的教条化人格特征,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这种犯上和罪君必然和当时另外一种更为主流的价值观之间的直接冲突,也就是君父.
君父这一观念在电视剧中作为核心词汇出现在不同的人物嘴中,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意味.所谓天下无不是的君父,在阁老海瑞等人面对嘉靖皇帝的质问时,君父一方面承认了皇权的绝对化,另一方面也承认了海瑞等批龙鳞背后的事实的真实性.在皇权和现实面前,夹在其中的官僚阶层正如最后徐阶对嘉靖说的儿媳的比喻,是无可奈何之摇摆两端,而听者也因为其自身位置和心绪的不同可以选择性的倾听其中包含的暧昧意味.
海瑞早期的刚烈表现,其主要的支撑是孟子的民为贵,当他看到现实的不可改变和宫廷的无耻之后,他的做法就是辞职罢官准备优游终老,以保存自己的清白. 但是,正如一部有关性别的电影中所说,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因为我们都生在政治当中,所以,政治的事情不是你能逃避的事情.当海瑞在暂时停止自己的官场生涯等待辞职的批文的时候,下属的肆意妄为和被欺凌的百姓的凄惨无依,使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寻找新的道德基点.
如果说海瑞重新执掌县令的大印,准备在暗无天日的官场尽自己的力量拯救百姓,在当时急迫情势下的多少有点权益之计的话,此后海瑞进京后第一天便在六必居重新诠释"一心和多心"的问题,显然这时候的海瑞已经找到了他的道德支撑点.这个支撑点的坚定刚烈和不可阻碍,远远胜过最初的民为贵的带有朴素道德倾向的道德基点.剧情一点点抽丝剥茧,最后我们看到的这个道德基点就是海瑞在嘉靖面前依然脊梁挺直无所畏惧的原因:君父.
从君轻民贵到君父,从民主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海瑞无疑也是一种倒退,然而这不是甘草式的倒退,而是猛药式的倒退,正是在这种倒退中海瑞不仅找到了现实的合理性依据,更找到了自己抗争现实的合理性依据,在此之上,他完成了从一个单纯的抗争的有正义感的读书人向一个有现实感和策略感的政治家的转换。而通过海瑞的这一退,《大明王朝》作为一部电视剧,不仅避免了对人物的拔高处理,也避免了庸俗、简单的再现历史本身所可能带来的泥沙俱下的情景,找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并在其中隐藏着暧昧的现实的合理性策略,供不同需要的人各取所需。
第二:进
改稻为桑一事,海瑞冒死直书其中症结所在,但是一次次功败垂成,在这个过程中,海瑞清醒的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问题是,这是海瑞的独特“发现”吗?海瑞是否作为思想家出现来指出社会的弊端所在?《大明王朝》中一再出现的“甘草”一词,让我们看到,社会矛盾之根源在皇权在皇帝一身这一观点,基本已经在大臣间形成共识。而今天看来,海瑞所开出的批龙鳞的药方,有多少思想上的价值呢?海瑞之所以为海瑞并非在于其发现了社会弊端的根源所在,也不在于其给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于其发现了根源之后,并且在发现了事不可为之后,在茫然中有清醒的现实意识,仍然以一己之力,期望改变黑暗的现实,即便这改变可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改变。换句话说,海瑞的真正精神所在,不在思想,而在行动。
海瑞的行动在《大明王朝》中主要表现为其通过死谏来期望震动龙听,改变现实。从海瑞在整个事件中所发表的议论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可能对历史人物的海瑞有所超越的情况。其行动性果真只表现为对嘉靖皇帝自身的攻讦?如果真的是这样,导演和编剧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因为,一个海瑞和一个嘉靖所代表的历史属于一次性事件,没有海瑞的嘉靖和没有嘉靖的海瑞,就像他们两个都不在的时代一样,将因为没有对手而寂寞,而沉默,包括任何时代和时代中的人。
显然,《大明王朝》志不在此。因此,我们看到每到关键的时候,海瑞总是以沉默面对。由于这种沉默,或者是由于历史和历史人物本身的沉默,我们同样需要用两种态度去猜想,任何一种态度出现的同时另外一种观点也同时显现,这样,现实和历史,真实和虚构间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力量在变动不居中始终较量的过程。在海瑞的退当中,我们既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策略性的退,是为了给进寻找其现实和道德的合理性依据,也可以认为这是海瑞之直之忠的直接表现。同样,在进当中,海瑞的沉默背后,同样站着两个海瑞,一个可以是尽忠的海瑞,另外一个则有可能是民主的海瑞。从今天看来,其沉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更有现实的针对性。
而综观《大明王朝》,作为剧中人的海瑞毫无疑问并非作为个人在斗争。在王爷、阁老等人的支撑下,海瑞的行动性表现为某种合力中的一部分。在黑暗的时代,海瑞明确的把自己作为星星之火,希望通过自己的燃烧,引发后来的燎原之大火。这个燎原之大火在《大明王朝》中具体表现为,最后几集中张居正在裕王面前所提出的改革的要求。隆万之改革在现在看来并不成功,用阶级分析和社会革命的观点来看,这只是当时社会体制内一次局部改革,其根源即皇权的绝对地位并没受到任何的影响。然而,这一改革对当时的权贵等既得利益团体有相当的冲击,对某些低层群众有益,部分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旨在改变现实之确定的不合理的改革都有其合理性。
那么,我们能否据此将海瑞塑造成具有某种政治自觉性的“先知”?在《大明王朝》中,海瑞不可能预测到后来发生在王府内的事情,更不可能预料到之后的隆万改革。在海瑞上疏这一事件中,海瑞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在海瑞几次生死未卜的关节中,最有意味的是海瑞在知道自己被赦免后的表现。最初得知被赦免是因为海瑞发现午时三刻已经过了,他不禁痛哭,并向王润莲表达了愿意去死的想法。当大太监宣读了正式的赦免圣旨之后,海瑞再次表达了自己不愿求生的意思。那么,海瑞为什么会一再求死呢?
《大明王朝》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编剧刘和平对人物的出色把握。在这一求死戏中,海瑞一反常态的表现,不仅符合其固有的“狂悖”形象,更需要注意的则是大量运用的沉默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思想表达上具有深沉的意味。这沉默中,是否有家破人亡的悲哀,是否有对整个社会完全的绝望,是否希望自己的死来激励后人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和批判,甚至,那个有可能走上民主之路的海瑞也在其间呼吸呐喊。我们不能使历史的海瑞向皇权怒吼,却可以通过沉默的海瑞向现实怒吼。从这个角度出发,海瑞之进,显然并非在批龙鳞本身,其将自我作为星星之火照亮后人引起燎原之大火,实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大明王朝》由于涉及海瑞,嘉靖,涉及专制以及专制下的抗争,即便是一部相当忠实于当时的历史情景的正剧,其背后主体的声音也如此清晰而暧昧。所以,那些问导演张黎先生“《大明王朝》”是否是在借古讽今“的记者,或者是真傻,因此不晓得自己有可能会被当枪使,或者是假傻而真乖,做梦都想被当作枪使,而导演张黎先生和编剧刘和平先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采用剧中海瑞的做法:不屑回答。
而在《大明王朝》中,我们看到的海瑞,嘉靖以及背后的那个时代,也将像君父之说之可执两端一样,是明确的退,也是暧昧的进;是茫然,是不确定,也是明朗,是坚定;是挽歌,也是长歌;是叹息,也是呐喊。没错,这一部电视剧的价值,必将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中打下属于它自己的深刻烙印。向编剧刘和平、导演张黎、演员黄志忠、陈宝国等人致敬!
[最后修改由 admin, 于 2007-02-08 20:46:48]
评论Feed: http://blog.xg98.com/feed.asp?q=comment&id=801
这篇日志没有评论。
此日志不可发表评论。